` 科技揭秘古战场遗址,江口沉银成果亮相国家博物馆 - 劳雷地球物理Greenview

科技揭秘古战场遗址,江口沉银成果亮相国家博物馆

6月26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不仅是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全面展示,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系列展的首个展览。作为此次水下考古 “3D藏宝图” 绘制的“幕后功臣”之一 —— 劳雷提供的AGI高密度电法仪也在国博现场与所有观展者见面。

AGI高密度电法仪

新技术助力考古,揭开“江口沉银”之谜

据了解,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共发现文物42000余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明清史研究领域的重大考古发现。本次展出的文物500余件,一定意义上还原了江口古战场遗址的神秘面貌,为观众拨云见雾,揭开了尘封300多年的历史之谜。而如此大规模的考古发现,发掘过程颇有难度。

2017年1月,劳雷以AGI高密度电法仪助力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立的联合研究团队,进行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AGI高密度电法系统可进行2D、3D 以及 4D (time lapse)测量,支持地面、井中(跨孔)、水下测量、水上快速连续测量、水地联合测量、自动遥控检测、深海探测等几乎所有可能的观测方式。其高达30nV的测量分辨率、高性能的陆上/水下电缆、测量装置的可自定义、强大的预处理-反演软件,均是此次水下精细考古能够达成高密度电法探测成果的重要保证。

过程中,考古团队运用AGI高密度电法仪、物探雷达等设备开展基岩构造探测和解译工作,采用水上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等综合探测技术,对超过10万平米的探测区域进行扫描成像,并对河床基岩起伏状况进行分析,直接或间接得到“沉银有利储集区”的位置并掌握了文物的分布规律,为制定后期发掘计划和对划定整个文物保护区的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此次考古过程中新方法的使用,也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经验借鉴,彰显了我国文物发掘的能力和水平。

 

多元化陈展,看宝藏“前世今生”

此次展览展出方式也别具一格,共分为序厅、沉银出水和考古新章三个部分。

序厅部分介绍江口古战场遗址的概况,以及科学考古发掘前文物的发现情况。沉银出水部分以大西浮沉和明代社会两个单元展现出水重要文物。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大西政权的金册,“西王赏功”金银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明代地方藩王的金宝、金册和银册…与张献忠大西政权相关文物和江口之战文物,以及明代中晚期的首饰和日用器具等文物悉数展出。观展者可以充分了解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征战历史、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方方面面。

部分出土文物

考古新章部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沉浸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呈现内水围堰考古新方法、发掘中运用的各种新技术、以及公众考古在此次发掘中的重要作用,让观众如同置身考古发掘现场,直接了解发掘过程。此外,还展示了地球物理勘探仪、智能化测绘无人机等科技考古设备,还原了此次考古的挑战与创新。

两栖地质雷达

投影方式解析考古过程

500件精美文物的展示、多媒体考古过程的演绎、考古新技术与设备的陈列,让观展者全面了解明代中晚期的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物质文化形态,乃至明末清初以来的社会历史走向;同时也为观展者了解并思考考古过程、考古技术的发展以及后续遗址保护带来启发。劳雷作为国内拓展地球物理探测和海洋调查新技术及应用的先行者,曾多次助力考古专家,在像辽宁丹东沉船“丹东一号”等考古项目中发挥作用,以后也将继续参与探索更多未解之谜,将更多前沿科技方法与手段应用于中国考古事业。

此次展览将持续3个月之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择期前往:

展览信息:开幕:2018/6/26 下午3点

                 展期:2018/6/26 – 9/26

                 地点:国家博物馆 南9展厅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川省文物局  

                 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

          (更多展览动态信息,以国博官网公布为准)